反洗錢小課堂|警惕正常消費變為"洗黑錢"!
警惕陷阱
防范洗錢
反洗錢小課堂
前言
隨著公安機關對"兩卡"(手機卡、銀行卡)犯罪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,不法分子的傳統洗錢路徑受阻,作案成本顯著攀升。
在此背景下,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小額、分散、監管相對薄弱的日常支付與消費場景-﹣從社交娛樂屬性的口令紅包,到高頻剛需的外賣餐飲,再到現金密集型的中小商戶(如花店、蛋糕店等),這些原本服務于大眾生活的工具與場景,逐漸淪為小額洗錢犯罪的常見場景,小額洗錢憑借"金額小、頻次高、偽裝性強"的特點,規避了金融機構資金監測,對金融安全與社會秩序構成潛在威脅。
PART1生活化場景下小額洗錢案例
一、口令紅包"跑分"洗錢
2024年3月,張先生在某短視頻評論區內,點擊下載了一個交友軟件,該軟件實際上是偽裝為交友軟件的刷單返利平臺。起初,張先生按照平臺提示完成了幾個小額刷單任務并成功獲得了返利,讓其逐漸放下戒備心,在后續的充值過程中,平臺以其操作失誤為由告知其無法提現,需繳納保證金,才能連本帶利返還,再次被告操作失誤后,平臺客戶為安撫張先生情緒以及增加"真實性"將其拉入一個群聊,群里很多人都聲稱自己也遇到了類似情況,為了拿回自己的本金和返利,張先生反復充值、系統反復提示出錯,就這樣,張先生先后投入了共計26萬余元。
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,張先生被騙的資金中有25萬元是通過給口令紅包充值轉出的。犯罪嫌疑人要求張先生生成每個口令紅包的總額不超過1萬元,且都分成十余個小紅包。當張先生將口令發送給對方后,紅包很快就會被全部搶光。
警方經偵查發現,這些紅包是被一群被稱為"紅包手"的人搶走的。"紅包手"一般人員比較固定,每天接單量較大,他們通過走量的形式進行洗錢。搶完紅包后,"紅包手"會把錢轉到區域頭目指定的賬戶內,區域頭目再用涉案資金向境外的虛擬幣幣商購買虛擬幣,最終將資金轉移到境外詐騙團伙手中。
二、"轉賬金額錯誤"的陷阱
蘇女士經營著一家小吃店。一天,一名陌生女子添加了她的微信,點了排骨扁食套餐,并讓蘇女士將餐送到指定地點,隨后通過支付寶正常付款。第二天,該女子再次訂餐,這次卻稱支付寶和微信無法轉賬,要通過銀行付款,并向蘇女士索要銀行卡賬號。蘇女士提供賬號后,很快收到一筆9980元的轉賬。對方稱自己開車時不小心按錯金額,讓蘇女士將多余的錢銀行卡返還,并提供給蘇女士銀行卡號。蘇女士轉完賬不久,發現自己銀行卡已被凍結。
三、其他生活化場景下的洗錢場景
1.現金物品
以蛋糕店、花店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以親屬過生日、各類節日為由,要求制作現金花束、現金蛋糕等,通過掃碼、轉賬等形式付款給花店后,要求花店扣除制作費用后,將其余的現金制作成現金花束或蛋糕送到指定人手中。
2.等值兌換
以棋牌室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以兌換籌碼為由,通過微信、支付寶掃碼付款等方式,將需兌換的金額轉給棋牌室工作人員,并要求提供現金或到銀行取現后返還給顧客。
3.購買高價值物品
以黃金店、煙酒超市(高端煙酒)、奢侈品店、彩票店(大量購買整本彩票)、手機店、網購平臺購買手機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通過購買大量高價值物品或方便轉換為資金的物品,將貨款轉給店鋪老板后,通過某些途徑將所購物品適當降價處理轉換為流動現金,實現洗錢的目的。
4.貨拉拉
購貨商通過貨拉拉平臺下單,司機接單后,購貨商聲稱供貨商不接受轉賬,將貨款轉賬給司機后,需要司機幫忙取現交給供貨商。司機按照約定抵達拉貨地點將錢交到供貨商手上后,供貨商以貨物暫時有問題為由暫不交貨,先將收據給司機,由司機交給購貨商。
PART2
生活化場景下小額洗錢特征
1.小額高頻
不法分子在洗錢時刻意將非法資金拆分成多筆進行交易,存在"單筆小額、多筆交易、多個賬戶、多時間段"的特征(如口令紅包拆分多個)。這種操作降低了單筆交易的金額,以及單個客戶單日交易總額,稀釋了非法資金的犯罪關聯性,大幅增加資金追查難度。
2.日常場景
洗錢場景均為大眾熟悉的生活化場景,如口令紅包關聯社交互動,外賣餐飲關聯日常消費,花店、蛋糕店關聯節日禮品,棋牌室關聯休閑娛樂等。這種生活化偽裝讓資金流動看似符合日常生活需求(如"發紅包互動""訂餐付款""定制現金花束"),不僅可以迷惑普通民眾,也讓金融機構難以識別其異常行為。
3.多層中轉
資金轉移鏈條復雜,涉及到的洗錢媒介包括銀行卡、支付賬戶、口令紅包、虛擬貨幣等,資經過多層中轉,切斷非法資金與犯罪分子的直接聯系,如,口令紅包場景中,通過"被害人→紅包手→區域頭目"多層中轉,利用口令紅包、虛擬貨幣等多種形式完成洗錢環節;餐飲場景中,利用商戶作為中間賬戶,讓非法資金經"受害人→商戶→犯罪分子"流轉,商戶并不知道真實資金來源,導致商戶成為洗錢中轉站。
PART3
防范洗錢陷阱建議
保護"三件套":絕不出租、出借、出售自己的身份證、銀行卡、手機支付賬號。
核實"三要素":對任何資金往來,務必核實對方身份、款項來源、資金用途。辦理保險業務請務必認準官方渠道。
拒絕"兩誘惑":堅決拒絕"高額回報"和"輕松兼職"的誘惑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
做到"兩不要":不要幫他人匿名取現或存現,不要參與非法的虛擬貨幣代買代賣
反洗錢小課堂|警惕正常消費變為"洗黑錢"!
警惕陷阱
防范洗錢
反洗錢小課堂
前言
隨著公安機關對"兩卡"(手機卡、銀行卡)犯罪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,不法分子的傳統洗錢路徑受阻,作案成本顯著攀升。
在此背景下,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小額、分散、監管相對薄弱的日常支付與消費場景-﹣從社交娛樂屬性的口令紅包,到高頻剛需的外賣餐飲,再到現金密集型的中小商戶(如花店、蛋糕店等),這些原本服務于大眾生活的工具與場景,逐漸淪為小額洗錢犯罪的常見場景,小額洗錢憑借"金額小、頻次高、偽裝性強"的特點,規避了金融機構資金監測,對金融安全與社會秩序構成潛在威脅。
PART1生活化場景下小額洗錢案例
一、口令紅包"跑分"洗錢
2024年3月,張先生在某短視頻評論區內,點擊下載了一個交友軟件,該軟件實際上是偽裝為交友軟件的刷單返利平臺。起初,張先生按照平臺提示完成了幾個小額刷單任務并成功獲得了返利,讓其逐漸放下戒備心,在后續的充值過程中,平臺以其操作失誤為由告知其無法提現,需繳納保證金,才能連本帶利返還,再次被告操作失誤后,平臺客戶為安撫張先生情緒以及增加"真實性"將其拉入一個群聊,群里很多人都聲稱自己也遇到了類似情況,為了拿回自己的本金和返利,張先生反復充值、系統反復提示出錯,就這樣,張先生先后投入了共計26萬余元。
警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,張先生被騙的資金中有25萬元是通過給口令紅包充值轉出的。犯罪嫌疑人要求張先生生成每個口令紅包的總額不超過1萬元,且都分成十余個小紅包。當張先生將口令發送給對方后,紅包很快就會被全部搶光。
警方經偵查發現,這些紅包是被一群被稱為"紅包手"的人搶走的。"紅包手"一般人員比較固定,每天接單量較大,他們通過走量的形式進行洗錢。搶完紅包后,"紅包手"會把錢轉到區域頭目指定的賬戶內,區域頭目再用涉案資金向境外的虛擬幣幣商購買虛擬幣,最終將資金轉移到境外詐騙團伙手中。
二、"轉賬金額錯誤"的陷阱
蘇女士經營著一家小吃店。一天,一名陌生女子添加了她的微信,點了排骨扁食套餐,并讓蘇女士將餐送到指定地點,隨后通過支付寶正常付款。第二天,該女子再次訂餐,這次卻稱支付寶和微信無法轉賬,要通過銀行付款,并向蘇女士索要銀行卡賬號。蘇女士提供賬號后,很快收到一筆9980元的轉賬。對方稱自己開車時不小心按錯金額,讓蘇女士將多余的錢銀行卡返還,并提供給蘇女士銀行卡號。蘇女士轉完賬不久,發現自己銀行卡已被凍結。
三、其他生活化場景下的洗錢場景
1.現金物品
以蛋糕店、花店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以親屬過生日、各類節日為由,要求制作現金花束、現金蛋糕等,通過掃碼、轉賬等形式付款給花店后,要求花店扣除制作費用后,將其余的現金制作成現金花束或蛋糕送到指定人手中。
2.等值兌換
以棋牌室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以兌換籌碼為由,通過微信、支付寶掃碼付款等方式,將需兌換的金額轉給棋牌室工作人員,并要求提供現金或到銀行取現后返還給顧客。
3.購買高價值物品
以黃金店、煙酒超市(高端煙酒)、奢侈品店、彩票店(大量購買整本彩票)、手機店、網購平臺購買手機為主,洗錢手段一般為:通過購買大量高價值物品或方便轉換為資金的物品,將貨款轉給店鋪老板后,通過某些途徑將所購物品適當降價處理轉換為流動現金,實現洗錢的目的。
4.貨拉拉
購貨商通過貨拉拉平臺下單,司機接單后,購貨商聲稱供貨商不接受轉賬,將貨款轉賬給司機后,需要司機幫忙取現交給供貨商。司機按照約定抵達拉貨地點將錢交到供貨商手上后,供貨商以貨物暫時有問題為由暫不交貨,先將收據給司機,由司機交給購貨商。
PART2
生活化場景下小額洗錢特征
1.小額高頻
不法分子在洗錢時刻意將非法資金拆分成多筆進行交易,存在"單筆小額、多筆交易、多個賬戶、多時間段"的特征(如口令紅包拆分多個)。這種操作降低了單筆交易的金額,以及單個客戶單日交易總額,稀釋了非法資金的犯罪關聯性,大幅增加資金追查難度。
2.日常場景
洗錢場景均為大眾熟悉的生活化場景,如口令紅包關聯社交互動,外賣餐飲關聯日常消費,花店、蛋糕店關聯節日禮品,棋牌室關聯休閑娛樂等。這種生活化偽裝讓資金流動看似符合日常生活需求(如"發紅包互動""訂餐付款""定制現金花束"),不僅可以迷惑普通民眾,也讓金融機構難以識別其異常行為。
3.多層中轉
資金轉移鏈條復雜,涉及到的洗錢媒介包括銀行卡、支付賬戶、口令紅包、虛擬貨幣等,資經過多層中轉,切斷非法資金與犯罪分子的直接聯系,如,口令紅包場景中,通過"被害人→紅包手→區域頭目"多層中轉,利用口令紅包、虛擬貨幣等多種形式完成洗錢環節;餐飲場景中,利用商戶作為中間賬戶,讓非法資金經"受害人→商戶→犯罪分子"流轉,商戶并不知道真實資金來源,導致商戶成為洗錢中轉站。
PART3
防范洗錢陷阱建議
保護"三件套":絕不出租、出借、出售自己的身份證、銀行卡、手機支付賬號。
核實"三要素":對任何資金往來,務必核實對方身份、款項來源、資金用途。辦理保險業務請務必認準官方渠道。
拒絕"兩誘惑":堅決拒絕"高額回報"和"輕松兼職"的誘惑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
做到"兩不要":不要幫他人匿名取現或存現,不要參與非法的虛擬貨幣代買代賣